2018第五屆亞太國際生物質能高峰論壇特邀嘉賓——程序
議題
《對我國生物能源產業轉型的若干戰略思考》
生物能源產業是一個新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生物能源產業對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從我國國情出發,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對國家糧食安全、普通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了維護國家的糧食和能源安全,我國應大力開發非糧乙醇以代替糧食乙醇。
我國生物質資源開發以有機廢棄物和利用邊際性土地種植的能源植物,作為主要原料來源,從長遠看,能源農業和能源林業是未來發展生物質能源的基礎。我國生物質能現代技術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目前的開發利用總體水平較低,各種技術的成熟度和商業化水平極不均衡,必須堅持自主開發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充分掌握相關的核心技術,在一些關鍵性技術上取得突破。發展生物質能產業,我國應當走原料與產品多元化的道路,針對不同的技術路線和工藝過程,加強多學科交叉研究。
嘉賓簡介

程 序
男
1944年6月27日生
漢族 江蘇無錫人
1965年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先后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綜合發展研究所工作。曾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食物與資源經濟系訪問學者。1991年初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副校長。曾調任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4年,后辭職回校。
先后主持農業現代化規律/實驗基地建設及生態農業兩個研究項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及首屆國家星火科技獎(同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累計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7項(均為第一完成人)。
1988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8年獲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特別貢獻獎,曾為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著有《可持續農業導論》和《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第13卷:中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2004年春,曾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作中外現代農業發展比較研究講解。2006年提出在我國發展“產業沼氣”即生物天然氣的概念。1985年(合作)和2011年,分別主持建成國內首個大型沼氣工程和日供1萬m3生物天然氣項目。2004年,與石元春院士共同起草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農業專題)時,向中央提出大力研究開發生物質能源/材料的建議,并在國內大學中建立起首個生物質工程中心任主任。2017年當選中國生物質能聯盟常務副理事長,2018年改任聯盟顧問。 |